首页 > 行情

不可尽信“AI填报志愿”

来源:中工网 发表时间:2023-06-29 09:40:46
分享到


(相关资料图)

据《北京青年报》报道,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通高考分数查询,记者注意到,多家平台今年引入了“AI填报志愿”等新型工具,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关信息。

实际上,那些打着“AI填报志愿”旗号的APP和网络咨询服务,说白了就是综合分析各高校往年的录取数据,然后结合考生分数而提供一个志愿填报方案。如果从大数据技术分析的角度看,这并不是多么高深的科技创新,但对于正处于高考志愿填报关键期的考生及其家长而言,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。

部分考生及其家长之所以相信这类营销噱头,一方面认为志愿填报关乎能否被中意的高校录取,在这方面花点钱并不为过;另一方面则是从众心理作祟,看到别人都在使用此类服务,生怕自己错过了关键性的参考信息。更关键的一点是,不少家长对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不了解、不清楚,认为多看多听不是坏事。

志愿填报确实需要掌握以往的录取信息数据,比如依据全省排名参考往年录取分数、名次情况以及区域招生数据等,进而圈定志愿填报的大致范围。所以,大数据分析有其存在的意义。但志愿填报绝不能完全依赖大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果,除了要依据往年录取信息等划定填报范围,还需要充分考虑高校专业的设置特点、考生的爱好特长、家庭的经济状况、未来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。同时,要考虑高校有无特殊要求等。很明显,尽信所谓的大数据技术是无法达到这种目的和效果的。

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,利用考生及其家长的焦虑心理和招生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况,不少骗子盯上了高考填报志愿这个环节。其中不乏有人冒充权威专家信口雌黄,自称掌握“内部大数据”和“计划外指标”等,诱导考生及其家长花钱购买虚假信息服务,或者与不法招生中介、“野鸡大学”等一起骗取钱财等。如果家长过度迷恋“AI填报志愿”等服务而不认真了解高校招生政策,难免坠入骗局。

“AI填报志愿”毕竟只是一种手段。记者在现场测验时发现,同样的分数在不同的“AI填报志愿”服务平台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,可见其并不靠谱。对于高考志愿填报,教育行政部门、高中、高校一定要做好教育引导,针对考生及其家长的需求推出正规的招生政策咨询服务,用科学到位、阳光公开、权威精准的招生信息宣传,帮助每名考生正确对待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工作。同时,网信、宣传、公安、市场监管等部门也要主动而为,积极开展志愿填报市场专项治理,对那些带有欺骗性质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,要从严打击治理,从源头上杜绝非法招生行为的滋生蔓延。

(许朝军,作者系河南省禹州市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)

来源:中国教育报

关键词:

保安全、拿资格、抠细节 冬运中心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临战状态

2021-12-16

人民财评: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

2021-12-16

靠双手让日子变得更美好

2021-12-16

第一观察·瞬间 |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:相约北京见,携手向未来

2021-12-16

世卫组织: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70791973例

2021-12-16

他们为何奔向先行示范区——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透视

2021-12-16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亚太木材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